金砖国家等频谱合作论坛
9月1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主办的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金砖国家等频谱合作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林啸为论坛致开幕词,来自巴西、柬埔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南非等国家无线电主管部门、技术机构、相关企业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的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了论坛。
林啸指出,当前无线技术与应用正朝着宽带化、泛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频谱的使用逐渐由窄带向宽带、独占向共享转变,固定业务和移动业务进一步融合,使用频率向更高频段拓展。公众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需求大幅增长,频谱资源供需矛盾和使用不平衡的问题越发凸显,不同频段、不同业务、不同行业、不同地域间的频谱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希望来自各国的相关代表就2023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23)重点议题和频谱管理政策进行深入交流,集众智、求共识、谋未来,共同促进频谱资源更加公平、合理、高效、经济地开发和利用。
GSMA大中华区公共政策总经理关舟从5G中频段经济价值、6GHz频段对全球移动通信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对“中频段频谱赋能5G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到2030年,5G中频段将为全球创造约961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但如果不能为其正确地进行频谱资源分配,将有可能造成40%的经济损失。7年后,每个国家大概需要2GHz的中频段频谱来支撑5G的发展,6GHz频段在满足这一频谱需求方面至关重要。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只有将700-1200MHz带宽的6GHz频段频谱资源分配给IMT,才能使社会价值最大化。
相关国家代表在论坛上介绍了WRC-23大会的参会筹备情况及议题的初步立场和观点。在讨论环节,来自多国相关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产业界代表就6G对于中频段的频谱需求、6GHz频段划分和规划考虑、各国关于WRC-231.2议题立场观点、6GHz频段产业推进等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与会代表均表示,频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无线电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弥合数字鸿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WRC-23将于11月在阿联酋迪拜召开。此次论坛的举办为相关国家加强频谱管理领域,特别是WRC-23相关议题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良好机遇,打造了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频谱资源的全球或区域间协调一致,推动无线电技术和产业发展及数字经济繁荣。
无线电技术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无线电技术助力工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王昊主持、总经理陈楷致辞。论坛围绕无线电赋能电力、制造、矿山等产业发展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推动无线电技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对于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实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跃迁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孟祥指出,5G等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正推动工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无线网络在工业生产制造领域广泛应用的同时,其安全性也面临挑战;应当构建工业生产制造无线专网通信与安全内生融合的技术体系,在保证通信性能的前提下从无线接入安全、数据传输安全、网络边界安全、运维管理安全等方面构建全程全网的安全防御监管一体化架构,形成新一代工业智能制造安全无线专网。
无线通信技术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传输难题的重要手段,可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实时、稳定、安全、可靠、灵活的通信网络支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总工程师孙岗表示,面对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网山东电力强化创新驱动,探索并应用自主可控的WAPI技术,构建“设备全在线、状态全感知、信息全透明”的全域电力物联网,全力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庆峰介绍,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利用OTN、5G、点波束卫星通信等先进通信手段,实现了“有线+无线+卫星”的无缝对接,打造了全覆盖、大带宽、高智能的电力通信网络。
5G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掀起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商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汪顺利介绍,中国商飞打造了总装制造中心5G网络全覆盖、四大中心异地贯通的全球第一个5G工业园区,以及可实现生产要素实时在线和万物互联的国内第一个5G全连接工厂,并围绕设计、制造、运维、验证等开发了一批5G工业创新应用场景。
该论坛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承办,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有限公司协办。
广播电视应用发展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广播电视应用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论坛围绕广播电视无线电频谱发展规划、车载音视频管理、数字赋能助力短波广播发展、中央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覆盖监测及融媒体时代无线电监测技术演进、中星9C业务发展规划、广播电视覆盖网规划与优化、地面数字电视和可见光通信、5G技术推动应用场景创新、5G新技术激发数字新活力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嘉宾积极为“实施智慧广电战略、加快智慧广电建设”建言献策,为“加快重塑广电媒体新生态、加速构建现代传播新格局”的发展目标凝聚了共识。
中国广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起柱在致辞中表示,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行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挖掘视听领域新富矿,抢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风口,拥抱广电产业数字化新蓝海,在新时代大潮下践行新使命,在时代发展中把握新机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安全传输保障司副司长郝晓斌表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广播电视无线电频谱发展规划(2023—2035年)》,对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无线电频谱保障水平、推动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提升新时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会上,郝晓斌还对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载音视频管理的通知》进行了解读。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总工程师徐忠以《数字赋能助力短波广播发展》为题介绍了短波广播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数字短波广播发展情况及未来方向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总工程师周新权指出,广电行业需要更多的频谱资源加快构建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智能协同的新型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络及监测体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播卫星中心副主任张广利介绍了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情况、国外卫星电视基本情况及中星9C业务发展规划。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电科学研究院无线所副所长李薰春对广播电视覆盖网的规划、优化及相关研究成果作了介绍。清华大学数字电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宋健作了题为《地面数字电视和可见光通信》的主题报告。华为和中兴的有关专家介绍了广电5G网络及终端设备的性能以及对5G-A新技术的应用畅想。
本次论坛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广电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文晨主持论坛。
卫星应用与发展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卫星应用与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该论坛围绕卫星在气象、交通、民航、电力、空间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应用,高通量卫星、北斗系统、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物联网发展趋势和产业应用,以及手机直连卫星等天地一体化网络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共商卫星频率轨道资源高效利用之道,共谋助推航天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之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祁锋表示,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积极谋划和发布太空发展战略,强化卫星频率轨道资源保障和太空能力建设。卫星产业相关单位要深刻认识卫星频率轨道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做好资源申报、协调、维护、开发利用等工作;要努力构建卫星产业创新、应用发展新格局,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和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促进通信、导航、遥感的融合发展,支持手机直连,推动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建设;要积极参与国际电联研究组研究工作和国际规则制修订,为全球航天产业健康发展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赵现纲说,作为我国民用遥感卫星中效益发挥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卫星之一,风云气象卫星广泛应用于气象、海洋、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领域,在频率使用方面也是国内频谱和轨道种类最多、频段最多、数量最多的遥感卫星之一。未来,风云气象卫星将继续深化风云卫星探测能力,与各类卫星协同观测,提高整体效能。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姚秀娟介绍了“空间科学卫星频率研究与应用”的情况。北京卫星导航中心研究院陈金平在题为《北斗导航系统服务能力与用频状态》的报告中,分享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情况,并表示应加快北斗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融合,力争到2035年建成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当前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对于推动星地融合、天地一体化发展十分重要,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总师陈东、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康绍莉分享了“手机直连星地融合系统技术发展研究”和“星地融合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中国信通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刘硕、中国电信集团卫星公司副总经理李屹寰分享了3GPP NTN标准化进展和天地一体网络架构及体制标准的相关情况。
该论坛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无线电监测与检测技术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无线电监测与检测技术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林啸出席论坛。论坛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我国在无线电监测、检测领域取得的成果,分析了无线电监测、检测工作当前面临的新课题,提出了有关思路和对策。
无线电监测及检测是无线电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我国无线电管理事业的发展,无线电监测、检测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面临数字经济背景下无线通信技术泛在化应用和跨越式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
当前,为实现全球范围的网络覆盖,无线通信正向空天地一体化方向发展,构建天地一体的监测网络,实现全球广域监测和频谱资源科学管理势在必行。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总工程师黄标介绍,近年来,随着卫星发射成本的降低和卫星制造能力的提升,相关卫星应用开始进入无线电频谱监测领域,在“星基无线电监测+大数据分析应用”“星基无线电监测+光学/SAR成像技术”“星基无线电监测+影像数据融合”等方面开展了探索与应用。虽然星基无线电监测系统具有监测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等优势,但存在微弱信号难以监测、全频段难以覆盖、同频信号难以分离、初期建设成本高等问题,需要产业各方通力合作破解发展难题。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副主任赖幸君指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演进,无线电设备所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对测试仪表的配置和测试环境的要求变得更高、更严格,传统的测试方法已不能达到相关要求。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广域全覆盖和网络互联互通,但卫星通信更高频率、更大带宽、复杂测试场景和苛刻的太空环境要求,都给卫星系统的测试带来了新的挑战。无线电检测产业应当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合理搭建检测场地,努力满足各类无线电新产品、应用新场景的检测需求。
本次论坛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承办。
对讲机与集群通信创新应用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对讲机与集群通信创新应用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围绕宽窄带集群标准发展和演进、应急系统建设和应用、大型活动通信安全保障、对讲机产业转型升级、专网系统芯片和设备自主可控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其中,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建设应用、深圳1.4GHz专网的建设与运营、对讲机数字化转型等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在致辞中表示,尽管4G、5G等移动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但对讲机和数字集群系统仍凭借“接通时间短、调度功能丰富、系统稳定性与抗毁性出色”等优势,被行业用户青睐,大量应用于政务、公安、高铁、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等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重视对讲机、数字集群通信产业的发展和频谱使用需求,通过不断增加频谱资源供给、优化调整资源使用等方式,逐步形成了对讲机和集群通信目前多频段、多技术体制、宽窄带系统协同发展的格局;同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用户对通信安全的需求,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对讲机、PDT(警用数字集群)、B-TrunC(宽带数字集群)等加快发展应用。
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无线通信和移动应用部处长袁蓉指出,在统一规划、固移结合、宽窄融合、公专互补的特色技术路线基础上,目前全国基本建成了覆盖部省两级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森林消防等指挥机关的370MHz窄带通信网;后续将在6个省(直辖市)开展试点应用,更好地实现应急窄带无线通信网在实战中的应用。
广东省深圳市工信局信息基础设施处处长张文平表示,1.4GHz专网采用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TrunC宽带集群通信协议,有效满足了政务、应急、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领域对宽带数字集群专网系统的需求。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蔡东志表示,要加快推广数字对讲机国产自主芯片的应用,筑牢新形势下专网通信安全体系。福建省泉州市无线电对讲机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志明则表示,当前泉州对讲机产业正处于模拟向数字快速转换的关键变革时期,希望从政策引导、市场监管、芯片研发、整机制造、软件和配件企业扶持等多方面努力,促进泉州对讲机的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本次论坛由北京华通专业无线通信技术创新联盟承办。
5G与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5G与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靖士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同庆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围绕5G-Advanced(简称5G-A)标准化研究进展、5G-A技术及6G演进方向、产业前景与应用价值等热点话题,相关专家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5G商用以来,全球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产业链体系持续完善,个人业务发展和行业融合应用迈上了新台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统计,我国已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305万个,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和县城城区,5G用户数达6.95亿,占全球总用户数约60%。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应用案例累计超5万个,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蓬勃发展,并赋能千行百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指出,当前移动通信产业正处于5G-A研发和6G发展的关键阶段。5G-A已开启通信与智能的全要素融合,5G-A通感融合正激发5G的新应用潜能。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发展为6G提供了强劲驱动力。6G将在5G原有的三大场景基础上拓展深化,融合通信、感知、计算、AI等能力,构建“超级无线宽带、超大规模连接、极其可靠通信、通信感知融合、普惠智能服务”五大场景,助力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美好愿景。5G-A/6G的发展急需频谱资源的保障,建议无线电主管部门能够通过开发新频段、创新许可模式、提升利用效率等方式进一步优化频谱资源配置,支撑5G-A/6G的创新发展。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丁海煜指出,5G-A正为个人、行业和社会创造新价值。5G新通话、XLayer、智简网络、通感一体、eIoT、内生确定、NTN、UDD、网络节能、5G+AI十大代表性新技术正推动5G-A向性能卓越化、绿色轻量化、网络智能化、通感算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移动提出的5G-A创新链产业链双链融合行动计划,致力于推动5G-A形成全球统一标准,建立目标驱动的创新机制,并将创新链成果通过产业样板快速落实到产业链中。
本论坛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承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
民用无人机通信技术发展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民用无人机通信技术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论坛聚焦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分析国家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和政策,探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规范,交流市场主体的具体应用实践,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开阔了新视野、注入了新动能。
当前,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无人机产业也面临着种类多、应用广,监管难度大;构型不同、技术差异大,研制和使用不统一、不规范等诸多难题。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孙东伟指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顶层指导,需要进一步通过统一行业规则、技术要求和行为约束来实现规范引领。目前,《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已先后发布了两版,全面统筹规划了全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领域的各级各类标准化工作,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制定工作都在有序推进。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低空无人机应用领域,有关方面正在从网联航空器技术、智联网应用技术和应用场景等视角出发,结合低空智联网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用特点,开展低空智联网无人驾驶航空器应用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
在推动产业规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无人机安全问题也成为业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副主任王文俭指出,随着通信技术和航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其大范围无序应用将引发一系列公共安全问题和社会问题,无人机反制技术及产业因此得以快速发展。但无人机及无人机无线电反制设备的不合规使用都极易引发安全问题,国家相关部门正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管理。未来,无人机将向更高性能、更加智能、更广范围的方向发展。雷达+光电与无线电侦测、声学混合使用的侦测模式,以无线电压制为主、导航欺骗为辅的混合管制模式,集信息研判、态势展示、任务指令下达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控制系统等,都将成为无人机发现与反制技术的主要方向。
本论坛由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无线电新技术赋能智慧交通建设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无线电新技术赋能智慧交通建设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来自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国铁集团、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青岛地铁集团、民航数据公司等单位的嘉宾分别围绕无线电在航空、铁路、水运、车联网、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现状、新技术新业务需求、创新发展,5.9GHz车联网频段在北京市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应用情况,5GATG技术推动航空互联网发展情况,航空通信新技术促进民航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民航”,以及铁路5G专网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徐波在论坛上表示,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期以来把保障民航、铁路、海事、渔业、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无线电频率需求和安全作为重点工作,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铁路无线电管理办法》;批复开展5G-ATG技术试验,加快推动航空互联网建设;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汽车雷达、机场跑道异物探测等频率使用规划;会同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加快制定《水上无线电管理规定》《渔业无线电管理规定》,有力支撑了交通强国建设。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电部主管姜永富指出,为构建可信、可靠、可测、可控、可观、可视的智能铁路通信网,国铁集团正在有序推进铁路网络建设与技术升级,并通过科技联合攻关,完成七大类标准体系规划和5G-R标准体系架构,实现5G-R核心网、无线网、用户设备、应用接口/用户管理设备、运营及支撑系统的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调测,并稳步推进5G-R与现有业务兼容分析、5G-R现场技术验证及试验线、数字无线列调成果转化、频率腾退及业务迁移等重点工作落地。
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通信导航监视处(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处长李黎表示,基于专网专用、公网公用、天地一体、高速泛在的建设原则,民航通过AeroMACS、LDACS等民航5G专网,满足机场空侧、航路飞行前舱的安全通信需求;通过5G公网、ATG、卫星网络,满足机场路侧、航路飞行后舱的非安全通信需求,建设公用专用相结合的民航5G网络。
本次论坛由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承办。
物联网与短距离通信论坛
9月15日,2023中国无线电大会“物联网与短距离通信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参加本次论坛的专家和代表围绕短距离无线通信产业发展、UWB(超宽带)、RFID(射频识别)发展及政策趋势、无线电产业基地建设、物联网和短距离通信技术应用等展开深入研讨,积极分享成功做法和经验,为物联网和短距离通信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物联网与短距离通信发展迅速,呈现了几方面的特点:一是无线技术细分更加明显,产生了一批国际性、区域性的产业生态联盟。二是网络形态更加丰富,呈现“通感算(通信、感知、计算)一体化”发展趋势。三是行业应用更加广泛,与工业互联网、AI、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合,赋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众多行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无线电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祁锋表示,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高度重视物联网和短距离通信产业发展,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产业发展,下一步还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调整相关频率,修订UWB(超宽带)、RFID(射频识别)等设备无线电管理规定,推进型号核准自检自证试点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销售巡检及“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助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保障电磁空间安全。
会上,星闪联盟的代表作了“星闪助力无线短距离产业发展”的主题报告,得到了业界广泛关注。星闪联盟作为覆盖标准制定、测试认证、产业推广等业务的综合性国际标准产业联盟,致力于推动新一代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星闪的创新和产业生态的形成,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终端和智能制造等的需求场景带来新产业空间和高性能体验。海尔智家作为智慧家庭领域的代表企业,在论坛上通过案例演示,情景化展现了无线技术对智慧家庭一站式定制全场景解决方案的赋能作用,通过智家大脑及UMESH家庭异构网络、NFC等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生活交互体验。
本次论坛由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