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剪纸 白素菊 徐锐
当你在异乡吃到家乡菜时,这个年就算过得完整了。那次大年夜,出差滞留东北,在烟火漫卷的黑龙江哈尔滨,朋友搓着手,一脸歉意地说:“就准备了几个菜,不像江苏那么热情阔绰。”
千万不要被“几个”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大棒骨、熘肉段、锅包肉、熘肥肠、东北乱炖、小鸡炖蘑菇、葱烧鲤鱼……满满一桌,筷子高举,不知从何下手。朋友媳妇在厨房忙碌着,不一会儿,端出了响油鳝糊、清炒虾仁、清水面筋,居然都是地道的苏系菜。于是,筷子放下掏家伙(手机),拍照上传多个小群。要不是我发去了位置信息,亲友竟以为我是在无锡醉月楼菜馆。
朋友是江苏无锡人,其妻是山东菏泽人,居然能烧出一手无锡菜,足见两个人情感之融洽。我融入这个热气腾腾的氛围中,感受着被窗外的冰天雪地紧紧包裹的家乡味,丝毫没有刻意、疏离、别扭之感。我们唠着家乡的年俗,早晨开门要放爆竹辟邪驱鬼,还为“福”字是否要倒贴开始论证。我认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倒贴的“福”字主要贴在水缸、垃圾箱以及柜子上,这几处的东西都要从里面倒出来,为避讳家中福气倒掉,便利用“倒”字的谐音为“到”。大门上的“福”字应正贴,“迎福”之意。
当然,无锡除贴桃符、门神、春联外,还在新年挂钟馗像。许多人家还在门楣挂“吉祥如意”“一团和气”“吉星高照”“龙凤呈祥”等,还有的人家把冬青、白枝等插在门上,有长青、节节高、百事如意等寓意。大年初一的早餐盛行吃糕丝圆子,取团圆高升之意;还要吃面,取长寿之意。在异地用家乡话交流,无半点违和感。
我告诉朋友,其实在家乡无锡,我每年除夕春节假期经常在加班,女儿在外地工作,难得团聚,大多网上视频,象征性地“网聚”。然而,一旦以单位为家了,“家人”就增多了。那年,为确保新春期间长途光缆干线等网络畅通,我随领导慰问坚守岗位的员工,随员工在寒风中“出征”。我虽然无法与每位分管数十皮长公里的巡线员一一谈心,但热情洋溢的关怀必定能带到每位员工心中。
我们把精心准备的家乡年味赠予每位值守的员工,还关照食堂烧几道家乡大菜。有位常州籍员工说喜欢吃他家乡的“糟扣肉”,食堂大厨立即大显身手,将五花肉切成薄片,层层叠叠排入碗中,一层糟料铺在上面,上笼旺火蒸制。我问需要多长时间,大厨神秘地用食指竖在唇前嘘了一下。这大概是“糟扣肉”最神秘的环节。中午吃饭,大厨将盘子倒扣在蒸碗上,反手一扣,脱碗入盘,糟下肉上,色泽酱红,酥烂肥糯,入口即化,另有宜兴乌米饭相伴,大家直呼味道绝了。
现在,行走四方,我会随身带些无锡的太湖翠竹、阳羡白茶等,包里还会有灵山酥饼、惠山油酥、三凤桥卤汁豆腐干……这绝非送人,但可以随时给朋友分享。
一路远行,有家乡味相伴,心就安了。
(作者系中国电信江苏无锡分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