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兆”来了!新质生产力驱动“数字云南”向“新”进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2024-03-21    人浏览 加入收藏 (0)   

杨子怡/摄

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信息通信业锚定目标、奋楫笃行,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数字强国等方向发力。

近日,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发布“双万兆”网络能力,在云南省实现5G-A超宽带和50G PON技术应用。“泛在千兆体验、百亿连接”已升级为“泛在万兆体验、千亿连接”。

政策引领、科技蓄能,政企合力、共谋发展。尖端通信技术正加速推动“5G-A+数智化”的产业跃迁,新基建、新服务、新科创、新生态的未来已启航。云岭大地正沿着“双万兆”网络“高速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篇章。

筑牢基础

“双万兆”铺就信息“高速路”

2024年年初,工信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对重点场景的移动网络覆盖提出了具体要求。去年5月,《关于进一步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促进“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其中提到要更高效发挥“双千兆”网络基础支撑和融合赋能作用,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云南大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前瞻布局网络“高速路”,用数字力量为经济赋能、为发展提质、为治理增效。2023年11月,中国移动与云南省政府签署聚力“3815”战略发展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数字云南”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应用、产业数字化等,更好赋能云南新型工业化、特色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

目前,中国移动在云南正积极推动从千兆到万兆的升级。“双万兆”网络,即无线、有线两张网络,其峰值速率均突破下行万兆的极致速率。其中无线网5G-A,通过大规模列阵天线、多载波聚合等先进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性能和能力,支持万兆体验、千亿连接,下行峰值速率从1Gbps升级到10Gbps,上行峰值速率从0.1Gbps上升到1Gbps,连接密度从百万/km3升级到千万/km3,定位精度从亚米级上升到厘米级。

如果说5G是拥有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三种能力的“铁三角”,那么5G-A则新增了上行超宽带、宽带实时交互、通信感知融合能力,成了能力超强的“六边形战士”。

有线网F5G-A,则是利用50G PON FTTR(光纤到房间)、400G/800G汇聚承载、OXC、fgOTN、FTTM(光纤到机器)、智能光学感知等关键技术,实现高速、智能、安全且无处不在的万兆光纤网络覆盖,构筑家庭、企业、算力全光底座,助力社会加速进入万物智联时代。

据介绍,“双万兆”能力演进将带来更快、更稳定的网络连接和更丰富、更真实的交互体验,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发展。

其全场景连接能力,使高精度无源物联成为现实;而确定性时延的特性,支持云XR、云游戏、云电脑等云化业务规模发展。智能制造方面,它将会应用在工业控制等核心生产流程。小微企业场景中,它支持最多300名用户并发接入、实现超千兆的Wi-Fi无缝覆盖,助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

此外,“双万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开支。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介绍,传统的网络技术由于需要进行多次数据的分割和传输,会导致较高的能耗。采用“双万兆”技术后,数据分割和传输的次数大幅减少,从而降低系统能耗。据了解,5G-A万兆在通信的基础能力上还新增感知能力,实现一网多用,将赋能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城市低空安防、高铁感知等多个应用场景。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昆明开通云南首个5G-A万兆商用区域,并建成昆明、曲靖首批“双万兆”网络示范区,在昆明、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的重点景区、口碑区域完成5G信号升格。数字底座的升级,将大力推动业务应用创新发展、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助力“数字云南”建设。

拓展应用

经济生活踏上智慧快车道

从千兆到万兆,网络底座升级后,如何融入行业应用和个人生活成为关键。

在云南,中国移动将数智技术应用于工业、交通、医疗等领域。

在工业制造领域,具有柔性变形能力的机器人已经替代生产线上的工人,进行更精密和危险的操作,实现制造业的深度数字化;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系统可以通过5G-A网络与周围车辆实时交换信息,同时将车辆信息连接至云端,实现实时路况监测和高精度地图更新,极大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环境感知和决策能力;在医疗领域,依托5G-A网络,机器人通过远程操作可以进行精密复杂的手术,远程医疗和远程手术有望被广泛推广……

同时,5G-A基站的通感一体能力,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能够适用于低空经济、低空安防、航道监测、近海监测等场景。目前,中国移动已在云南大理洱海区域开通通感一体试点,对无人机飞行进行监测,目前还在孵化交通泛在感知、铁路/高速公路入侵检测、城市楼宇安保等公共安全场景应用。

据介绍,下一步中国移动在云南将通过5G-A基站和卫星形成连接,在不增加建设的前提下,扩大覆盖范围。

5G-A将打开“千亿物联”的新空间,其中5G RedCap也落地应用。RedCap能力的开通奠定了中国移动在云南5G轻量化演进的基础,是实现万物互联、智能革命的基础性技术的根基,有助于进一步降低5G在各行业的应用成本,促进其规模化应用。

个人消费方面,5G-A正搭载新应用走进人们的生活。不用佩戴眼镜,平板电脑里的画面可以“跳”出来,让用户沉浸式体验3D视频和3D游戏;随手拍一张照片上传到云端,片刻之间2D图片就能转换成3D视频……中国移动联合华为打造的全系列裸眼3D应用,将逐步完成裸眼3D相框、3D笔记本电脑、3D平板电脑等全系列终端的打造,实现端到端裸眼3D直播、3D通话、3D云游戏等商业应用。除此之外,智慧家庭、VR/AR/XR、云游戏、元宇宙等新应用也都能在网速更快、时延更低的5G-A上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兴边富民

边陲大山步入数字时代

2024年1月,工信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宽带边疆”建设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强边疆地区宽带网络整体布局,统筹划边疆地区5G、千兆光网等网络建设,丰富网络应用,高质量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乘着云南省迈进“双万兆”时代的东风,中国移动在云南边疆地区积极补强网络覆盖、完善智慧应用,以数智力量强边、兴边、富民、利民,为边疆群众的美好幸福生活贡献智慧。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目前已建设开通移动基站6000个,全面覆盖了边境生产作业区和巡防要道。同时,37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也已经实现了5G信号100%覆盖。

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目前,云南正加快建设国际大通道和辐射中心,推进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设。

中国移动在云南边境地区补强覆盖、增强信号,在景区、高铁、交通枢纽部署3CC(三载波聚合)业务,通过将多个5G载波聚合形成更大带宽,极大提升人群聚集区的用户体验。此外,中国移动率先在保山腾冲开通了创新射频模块,并逐步在全省推广。实测验证,搭载了创新射频模块的基站待机功耗可以低至3W,这一突破意味着未来的通信基站将更加环保、高效。随着创新模块的开通,农村和偏远区域的网络覆盖水平得到提高,不仅能满足视频、直播等娱乐需求,更为边疆地区落地新应用提供了有效的网络支撑。

同时,云南边境地区智能应用也实现了创新。一是通过无源物联标签、自动驾驶等技术,边境口岸实现无人化通关和安全、快速通关。二是基站通感一体能力能够有效解决边境空域的低空监测问题。此外,5G RedCap也将叠加应用在边境安防工作中。据介绍,运用5G RedCap后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有线变为无线,同时价格相较传统安防摄像头也有所降低。

面向未来,中国移动在云南将继续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向更偏远的地区覆盖,缩小数字鸿沟,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民生,以数字边疆建设推动“云上”生产、“网上”销售、“线上”生活的美好图景成为现实。

来源:人民邮电报

内容简介

杨子怡/摄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信息通信业锚定目标、奋楫笃行,
  • 浏览量统计人浏览
  • 更多优质内容,敬请关注